•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4-11 08:13:3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进入养老院养老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现在国家的养老机构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更多老人的需求,并且很多家庭无法负担养老院的收费。因此,北京市新养老政策对床位进行补贴,并且最高可达2.5万元。
         
        险企进入养老业或冲淡传统集中养老半公益性
         
        近日,《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从北京市昌平区民政局了解到,该区至少已有三年未审批新的养老机构用地;昌平区目前已达到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近13张,早已满足本区老人的入住需求;目前90%的养老院承接的是城区老人,这导致昌平区获得新的养老用地指标非常困难
         
        自去年开始,国内各大保险企业频繁在全国各地拿地,试水养老地产,其动辄上千亩的土地获批量让地产商和传统养老机构咋舌,因此出现了“借养老地产之名圈地”,“挂羊头卖狗肉”等质疑之声。
         
        事实上,传统养老机构在拿地审批时确实面临瓶颈。近日,《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从北京市昌平区民政局了解到,该区至少已有三年未审批新的养老机构用地。
         
        险企频拿地
         
        养老院土地审批难
         
        众所周知,业内第一家涉水养老地产的泰康人寿2012年在昌平区开工首个养老地产项目——国际健康城。但该区民政局负责养老院资质审批的工作人员表示,泰康的这一项目并未到民政局审批。他表示这并不奇怪,养老机构注册成营利性质需到工商局审批,而注册成非营利性质才需到民政局审批。
         
        而昌平区目前已有的53家养老机构中,除少部分公办机构外,绝大多数为社会办非营利机构。这与泰康人寿等保险企业开展的养老社区模式截然不同。
         
        据了解,泰康打造的新模式上游连接保险产品销售,下游连接医疗保健、养生疗养、护理服务等业务,产业链条设计完美。泰康董事长陈东升也曾表示,如昌平项目试水成功,将采用连锁模式在其他地区铺开。
         
        而保险大鳄们动辄上万亩的拿地量令人咋舌。据了解,泰康的国际健康城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合众人寿的合肥健康谷项目,规划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平安集团的浙江桐乡市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相比之下,民办养老机构拿地要难得多。昌平民政局人员表示,昌平区至少三年未通过养老机构用地审批。据这位工作人员解释,北京市民政部门规定到“十二五”末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8张,而昌平区目前已达到每百人拥有床位近13张,早已满足本区老人的入住需求。目前90%的养老院承接的是城区老人,这导致昌平区获得新的养老用地指标非常困难。
         
        与此同时,养老用地政策的逐渐规范也让希望获得养老院资质的机构面临拿地的激烈竞争。据了解,去年9月,北京市国土局已开始启动新的国有建设用地规划,欲在2013年将养老设施用地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这标志着养老综合用地正式与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一样,将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出售。
         
        而保险公司在相关政策扶持下,获得了大量土地。养老地产专家表示,保险企业进入养老产业,为养老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元的力量,但也冲淡了传统的集中式养老机构半公益的性质。如何将养老地产与自身业务融合发展,还需保险行业在实践中的探索。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