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3-19 00:09:3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并不是什么新鲜说法。去年以来,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曾在不同场合不断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在生育率不断下降和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整个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迅速加深的大背景下,“延迟退休”当然确是一种“大势所趋”。
         
        但是,在“退休养老”日益成为舆论极为关心的热点社会公平问题,尤其是在“九成投票者反对延迟退休”的特殊语境下,老拿“大势所趋”说事,无疑又显得不太合乎时宜,既无益于充分厘清这一“大势”,更不可能有效化解社会普遍存在的养老公平焦虑,真正说服人们接受延迟退休,以便更好地顺应这一“大势”。
         
        在这里,人社部门显然必须充分意识到,当前许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那些普通企业职工之所以普遍不赞同“延迟退休”,对之抱有抵触心理,真正原因其实并不是他们看不清、不懂得这一“大势”,也不是他们当真多么反对、不愿意接受这一“大势”本身,而主要在于,目前我们的退休养老制度,还存在许多十分突出扎眼而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公平问题。
         
        比如,因社会身份设限,被严重“三六九等化”的养老双轨制多轨制不公平问题。机关事业人员、城镇职工居民、农村居民分属不同的养老制度,一个人可以进入什么样的养老制度,主要取决于“身份”而不是“契约”。并且,不同的养老制度之间存在极为巨大悬殊的待遇鸿沟,这正如不久前社科院报告显示的,最高与最低养老金之间相差50倍。
         
        再如,个人缴费与养老待遇之间不成比例甚至完全脱节的不公平问题。机关事业人员在享受退休养老待遇前完全无须缴费,而其他社会居民则均需个人缴费,更诡异的是,需要个人缴费的养老待遇,反倒明显不如无须个人缴费的养老待遇。
         
        此外,由于公共投入不足、历史欠账的现实,作为我国养老制度主体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长远来看,又还存在相当严重的“空账”和“隐形负债”,以及长期支付缺口巨大等不公平问题。
         
        这诚如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最近坦承的,“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领钱的人相对增多,缴费的人相对减少,基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据此前学者的研究报告,2013年中国养老金长期资金缺口将达到18.3万亿,这意味着,“在2013年这个时点,还需要另外18.3万亿的养老金,才可以保证未来70年退休金的发放。”
         
        显然,在上述所有这些养老不公平问题得到充分解决之前,一味强调“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为它的实施“打预防针”,并没有太大意义,既不足以说服人们接受这一大势,也无助于确保充分顺应这一大势。
         
        须知,延迟退休固然是“大势所趋”,养老公平同样更是“大势所趋”,前者只不过是人口老龄化下的“大势”,而后者则是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的更根本“大势”,有道是,“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比太阳还要光辉”。
         
        每一项措施的实施所以顾及和考虑的实情就会很多,到底是延迟退休更来得迫在眉睫还是养老公平更加让人期待呢,人们的心中都会自己去衡量一番,毕竟无论是哪项实施都是为了改善社会民生问题。

    关键词:养老公平延迟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