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3-18 00:09:2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3月8日至3月14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进行的调查显示(4562人参与),88.2%的人表示自己为父母的养老问题担忧。84.5%的人坦言将来养老的预期已经影响自己的职业选择。
         
        受各种因素制约,许多人不可能“居家养老”,年轻人也不可能“带老上班”;老龄化社会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老了怎么办,确是绕不过去的话题。88%受访者为养老担忧仅是现在调查数据,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为养老担忧。这是民间的纠结,也是给政府的鞭策。 
         
        必须承认,当老龄化社会汹涌而来时,政府并没有为迎接老龄化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看许多地方,上百老人合不到一个养老床位,诸多留守老人无奈地看着子女奔向城市,诸多儿女正折腾在回家养老的路上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必将把忙于工作的年轻人折腾的离心、离岗,更将增加老人的悲哀和痛苦。这样的情况如果无法解决的话将直接影响年轻人的工作直接性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既透支社会和谐,又影响地方稳定,更损伤社会创造力和活力。
         
        老龄化社会奔突而来,在养老工程的建设方面,不允许政府老牛拉慢车。目前各地养老工程建设过慢,社会养老还在试点,商业化养老还在观望,居家养老还没有成熟模式等,这些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养老工程建设快速推进,需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是政府公益基本养老工程必须提速;二要需要放手让各地进行商业化养老工程建设,让商业养老为社会养老分忧解愁;三要强制各地建设“公益居家养老工程”,以地方政府提供养老服务完成社会化的“居家养老”。
         
        这些“养老模式”既需要法制层面的强制执行,又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日本比我国老龄化社会情况严重,但日本基本解决了老有所养问题。在完成以上养老模式外,还投放了多元化的“养老保险”,
         
        即鼓励年轻人为60以后的养老买下力所能及的养老服务保险,将来可享受保险公司提供的优质养老服务;其次还引导公益、慈善、福利等机构更多涉入底层社会养老,基本解决了“穷人养老”问题;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
         
        88.2%受访者为养老担忧,是对我国养老工程建设缓慢的提醒。养老工程不仅需要尽快建设,还需要纳入政绩考核、立法倒逼。这样,公众的养老担忧才有望逐步消减。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