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3-13 10:39:1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3月12日,来自山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民建阳泉市委委员石文斌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加强建立健全失独家庭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石文斌认为,当前,中国首批独生子女的父母正步入老年,“失独老人”和“失独家庭”问题日益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在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在万分之四,每年约产生数十万个失独家庭,年近不惑之年、身体健康状况逐步走下坡路的失独群体日益庞大。按此统计,目前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
         
        在石文斌看来,失独家庭的群体数量庞大而且在持续增加,这个群体为中国的生育政策落实做出了贡献,在失去唯一的孩子痛苦面前,不应让这些家庭作为个体独立承受,各方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社会救助和保障方面,也应充分考虑这部分老人的养老困难,给予他们相应的扶持。
         
        目前对“失独家庭”的精神关怀主要由民间自发的互助团体来承担,这些团体的发起和延续,都有一定的随机性与不稳定性。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和对失独家庭的关怀,国家对于他们的帮扶和相应的政策并不完善。
         
        石文斌建议,首先是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对失独家庭给予更完善的养老政策和医疗保障政策,在人们因为政策限制或面临生育选择时,没有后顾之忧。应将失独家庭的风险补偿标准提高,建立相应的保障基金或者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专门资金,建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帮助失独家庭解决养老困难,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多的经济方面的帮助。
         
        其次是政府加大对失独家庭的生活照料和心理救助机制;同时壮大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服务队伍,制定相关政策,设立相应编制和就业岗位,进一步满足失独家庭养老事业发展的需求。
         
        另外,还要通过倡议、发动、引导志愿活动和建立“劳务储蓄”等方式,动员各类人群到社区为老年人服务,鼓励失独低龄健康老人逐步走入社会,为高龄老人服务,提倡老年人互助、社区补贴、基层组织购买养老服务等实现养老服务的拓展。
         
        来自人大广东团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则建议建立“失独”老人养老基地,完善各种养老设施,让“失独”老人通过集体化的养老基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失独”老人能够“抱团取暖”,确保他们有人陪护,有人送终。
         
        在黄细花看来,由于情感方面的受伤,很多失独老人并不愿意入住现有的养老机构,他们喜欢抱团取暖,希望有专门的失独者养老机构,失独者在一起生活,他们彼此心里才会消除芥蒂。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