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3-11 00:09:0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这些被老百姓称为养老钱、救命钱的保障资金究竟每年收了多少、花了多少,是不是真的到了收不抵支的困境今天在审议财政预算报告草案时,不少代表都发现,今年的预算草案多了三张表: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和结余预算表。养老钱、救命钱的收入、支出、结余情况一目了然。     据介绍,这也是社会保险基金首次纳入中央预算口径进行管理,接受人大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严以新说,之前社会上一直有养老金亏空的说法,这3张表终于讲清楚了,不管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总体都是有结余的。这些信息列入预算报告,向人大代表公布,并接受代表监督,很好地回应了社会关切。严以新认为,社会保险基金纳入预算管理也是我国预算制度在完整性方面的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在我国公共财政预算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独特的产物——预算外资金。也就是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是所有的政府财政收入都被纳入预算进行管理,那些没有被纳入预算的资金,自然就游离于人大代表的监督之外。
        近年来,随着预算制度的不断完善,从2011年起,我国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进行全口径管理,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而相关法律也有了新的规定,强调我国的预算是一个包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四本预算在内的复式预算体系。
        有了之前制度和法律的层层铺垫,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拿到了“四本账”,比往年多了一本社保基金的收支账。
        不少代表都注意到,预算报告草案中,有这样一段解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已经试编3年,相关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按照全国人大的要求,财政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首次正式编制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社会保险法已经明确的各项基金。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为3.28万亿元,支出2.7万亿元,本年收支结余491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0943.1亿元。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看来,社会保险基金纳入预算全口径管理,可以使社会保险基金基金的运行信息更透明,不仅是预算制度的完善和进步,也会推进社保基金更加规范地运行,更稳健、更安全。
        过去社保基金的使用,一般只需经过社保、财政部门本级审批,收支都是政府内部做决定,怎么收、怎么支、怎么用都缺乏监督,导致了一些违规支出。
        2012年,审计署投入4万人,历时3个月,首次对全国的社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拿出了一本清晰全面的全国社保账。虽然审计对社保基金的使用情况给予了较为正面的评价,但也指出还存在重复参保、违规支出社保基金等问题。
        那次审计之后,业界也有更多的呼吁,要应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预算,接受人大的监督。
        贾康委员也表示说,社保基金是国家的一种战略储备基金,是应对着今后几十年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间和养老体系支出的的主要储备,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公共资源。社保基金纳入预算就意味着要进一步提高它的透明度,要接受整个预算程序,要更充分地向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报告相关信息。而这个过程有助于使这种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
        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总经济师李勇库说,纳入预算管理后,社保基金自然就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审计部门也会加大对社保基金的审计力度。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