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1-29 00:08:5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寒冷的冬日里,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喝上几杯“小酒”,不仅可以舒经活络,还可以舒缓心情、怡情养生,好不惬意。但是凡事须有度,老年人该如何健康喝酒呢?

      在冬天,很多老人喜欢喝酒取暖,那么为什么喝酒后身体会发热呢?内科主任医师邓春华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酒精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变粗,血液加速流向皮肤所致,感到温暖的只是皮肤表皮。与此同时,在酒精刺激下,人体肝脏等处储存的血液也会流到身体表面。由于血液是热的,人自然感到热乎乎的。但事实上,因身体散热速度加快而付出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多些。由于受酒精刺激,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向外输送热量,身体的热量在大量丢失后,人会感到更冷了。

      邓春华指出,最初的酒是通过野生水果的自然发酵而成的,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同样,从保健身体角度出发,老年人适量饮红酒效果也比白酒要好些,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量。饮酒每天以50克以下为宜,白酒最好控制在30克左右。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