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1-18 00:08:4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5天前,一位八旬老人怀揣数万元现金,来到郑州市西流湖慈济养老院,请求院长让他在养老院里过冬。

      按照规定,老人入住养老院,必须有直系亲属签字同意才行。老人提供了儿子们的联系方式,却没有一个能拨通。

      故事

      揣着数万现金

      八旬老人求养老院收留

      1月12日上午9时许,郑州市西流湖慈济养老院院长王玲上班时,在养老院门口遇见一位老人。

      王玲描述,这位老人身形瘦高,穿着土黄色棉袄、黑色裤子、黑色布鞋,头上戴着一顶白色鸭舌帽。有风刮过来,他就裹紧上衣,使劲儿往门边靠。

      “养老院里的老人我都认识,他没在这儿住。”王玲看到,老人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蓝色布兜,眼睛不时往养老院里瞟。

      “我想搬到这儿住,一个人住太闷了!”得知王玲是这家养老院的院长,老人把布兜往怀里一塞,上前紧紧握住她的双手,不停地说:“让我住这儿吧,让我住这儿吧。”

      老人说,他叫冯庚义,85岁,是郑州市第二砂轮厂的退休职工,目前独居。他抱着的蓝色布兜里,装着用报纸包好的3万元现金,是给收留者的“报酬”。

      讲述

      他独自居住 犯病3天都没人知道

      婚姻破裂,儿子远离,这些往事,冯庚义需要努力回忆才能想起来。

      “年龄越大忘得越多,就快没印象了。”冯庚义说,去年4月老伴儿去世后,他便独自居住在郑州市伏牛路156号院里。说起独居生活,老人神色黯然。

      冯庚义说,他住处家具不多,卧室仅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还有一个烧煤球的炉子,用来取暖的,“煤味儿很大,特别冷的时候才用,怕万一漏气跑不出来。”

      “我有心血管病,有一天早上突然犯病,在屋里地上躺了3天都没人知道。稍稍缓过来神儿,我用了3个小时才爬到床边。”老人说,当时情况十分危险,如果爬不到床边,估计就活不到现在了。

      “我有5个儿子,3个在外地工作,两个在郑州附近工作。不经常见,有时候过年都见不上一回。”老人叹了口气。

      尽管腿脚不便,冯庚义每天早晨醒来都要到院子里走一圈,“家里静得可怕。”

      心愿

      找到儿子

      帮他办理入院手续

      独居生活虽然辛苦,冯庚义还是想再坚持一下,“请过保姆,钟点工之类的。不过她嫌我脏,让我心里不舒服。”

      他说,一个男人即使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尴尬境地,也应该保留最初的那份尊严,“我想搬到养老院住,钱不是问题。”

      他说,进养老院完全是“自食其力”,“带来的3万元钱,是我所有的积蓄。我每月都有退休金,还有一套房子,卖了咋说也能养活自己。”

      听到入院手续需要“直系亲属签字同意”,他显得有些失落。还好院长王玲腾出了一间卧室,让他暂时住在养老院里,5天来没收取他任何费用。

      然而,王玲按照老人提供的儿子的电话号码一一拨出去时,发现这5个电话号码中,4个是空号,另外一个始终无人接听。

      “我有两个儿子离郑州比较近,一个叫冯杰,另一个叫冯鹏。我想让他俩来帮我办手续,早点住进来。”冯庚义说。

      没办手续,他也不好意思在养老院里住太长时间。但如果要搬回去,他又要独自忍受这个冬天。如果您认识老人的儿子,请拨打河南商报热线0371-86088666联系我们。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